- 主页 /
- 潮人志
潮汕70位杰出公益慈善人物 | 礼赞70年

他是中国著名的银行家、金融家、大慈善家,他在大学里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宣传抗日历尽艰险,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奔走于东南亚以及祖国边陲等地。
在他的影响下,港澳同胞、海内外侨胞纷纷回到祖国支援家乡建设,其中,汕头大学就是在庄世平的带动下,由李嘉诚捐建的。
他被誉为“世界级经济学大师”,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金融学院院士、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长。
1966年,他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计量经济模型。曾任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政协第十一届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长兼中共党组书记。他所提出的“生态经济学”“生态效益”等观点,给改革开放的良性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此外,他还是汕头大学首任校长。
他被称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贡献。他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桃李满天下。他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一生经世济民,鼓励发展慈善公益事业。
他是中国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1991年获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中国画杰出成就奖”;1993年获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市政府荣誉奖状;2010年获广东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他是新中国新闻学重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潮乐泰斗、南派古筝大师,素有“琴圣”之称,又被誉为“琵琶苏”。他为我国民间音乐重要流派——潮州音乐的继承、创新、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美国《纽约时报》称他为“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他和霍金有着深厚的友谊。
他是香港培侨中学校董会董事长,也是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团长,一生从事教育工作,1975年起历任第四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前后长达33年,1998年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教授。
他是中国生理学奠基人,中国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中国军事劳动生理学创始人,在人体视觉、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有多项原创性贡献。建国后,他担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曾培养了童第周、冯德培、张香桐院士等大批生理学家。
他在1989年被评为建国40年来杰出教练员之一,1990年被评为亚运会最佳教练员,是1990年、1993年年度全国十佳教练员之一。
他既是具有高超医术的著名医学教育家,又是忠于党的事业的杰出革命家。自1951年出任广州中山医学院(今中山医科大学)院长兼党委书记后,他便以对新中国卫生事业赤胆忠心和丰富的医学经验,艰苦经营,使中山医学院独秀南国,受到国内外医学界赞扬,同时他也被誉为中山医学院的一代宗师。1962年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1984年调任为国务院卫生部顾问。

中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曾任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校长、顾问、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首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1957年,他发表的《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倡导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1986年,他成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随后,厦门大学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强国。
2019年,99岁高龄的他至今仍然奋战在教学第一线。
他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终身教授。他一直奋战于食品工程研究领域,在食品冷冻及储藏保鲜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被称为“换肝之父”,是全球顶尖1%临床医学科学家,在肝脏移植及各种亚洲常见肝胆胰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内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等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享誉世界的声学泰斗。
著名地理学家、著名地理教育家。他是我国最早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者,也是我国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开拓者。
著名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家及教育家,留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校长。
他是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第一届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他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增强和功能化及其多相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应用,取得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聚合物接枝共聚和共混改性、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研究成就突出。他研制成功的新型高抗冲击强度塑料等材料多次满足新中国军工和民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先后出任第一代核潜艇副总设计师、第二任总设计师,历任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
分子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他是英烈澎湃之子,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和黄旭华一同被称为“汕尾双子星”。
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新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和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他是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近40年的科学家,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担任神州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神六和神七飞船系统顾问。
他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风向提名的“世界人工细胞之父”;是世界顶尖医科大学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190年历史上“最杰出的麦吉尔人”;是加拿大皇家医学院、皇家学会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我国著名爱国金融家、银行家郑铁如之女。是我国著名系统真菌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真菌协会亚洲国家发展真菌学委员副主席等职务。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1987年主编的《中国白粉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
电子计算机专家,联想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电子计算机顾问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
他是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50年回国后,他在石油石化领域埋头苦干,是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为民献石油,为国献政策。1983年8月,他率团赴伦敦出席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这是新中国在世界石油大会上的第一次亮相。
他是远渡重洋归国参与抗日救亡的爱国华侨,是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中的一员。他先后在印度、古巴、日本担任重要的政府高级别访问报道工作,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他是一生付于水墨丹青的中国画大家、“岭东画坛宗师”,为推动粤东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和美术创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同时致力于美术教育,学生中多名成为中国画坛中重要人物。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的建功立业者”。自1983年开始创作至今,有2000多首作品问世,200多首作品获奖,他带领了岭南音乐走向辉煌。
他是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动画家,被誉为“中国水墨动画之父”,也被叹为中国最后一个做水墨动画的人。
中国著名新闻家、翻译家。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者,他的作品是无数中国儿童的知识源泉和精神导师。
他是华夏影界的“三老”之一,是香港知名爱国归侨。他早年旅居越南,上世纪四十年代就积极投身海外侨胞抗日救国运动,五十年代回到香港定居。他与古元、吴冠中、关山月、饶宗颐等数十位中国画坛大师合作“影画合璧”的作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证实了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的内在联系与独特美感。
他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曾用笔名杜守素、林伯修等。他的著作《杜国庠文集》《中国思想通史》成为后人通晓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的“便桥”。
建国后,他历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他晚年创办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广东省社科院、社科联……大力发展广东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他是一位兼具墨者、学者、革命者、思想者的“奇人”,世人称他为“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他是中国当代画坛的领袖、新徽派版画的重要创始人,被誉为“艺坛圣哲”,一生倾情于安徽黄山。他在诗文、版画、书法、篆刻甚至油画等方面皆极有成就,他不仅担任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还是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他于1934年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1947年,他和郑君里联合执导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创造当时中国电影最高卖座率,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式影片”“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
她是坚守舞台70年的潮剧大师,是国家级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7年她作为广东潮剧团主演之一赴京演出(这是潮剧团第一次上京),广受好评;1959年再次随团赴京献礼建国10周年。
姚璇秋的精湛演技让潮剧这个地方剧种传遍海内外,极大地提高了潮剧影响力。她在《扫窗会》《苏六娘》《荔镜记》等经典潮剧中塑造了让人难忘的舞台形象。
他是腾讯的联合创始人,却在2013年卸任腾讯首席行政官,成立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专注教育和公益事业。在腾讯任职期间,在他的组织策划下,腾讯投入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启动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以设立基金会的形式,服务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的一次创举。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制造业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中国家电巨头TCL集团董事长兼CEO。作为实业精神的践行者,他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为中国经济发展留下了鲜活印记。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他是泰国盘谷银行创办人陈弼臣先生长子、香港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侨联顾问。2008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侨联副主席。
他是QQ、微信这两个中国最普及的即时通讯软件所属公司“腾讯”的董事会主席,是捐股票做到“首善”的慈善家。他缔造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
他是“玻璃大王”,1984年回大陆投资,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下1200万美元的项目,创下天津开发区外商投资最高纪录,成为回国投资的“开路先锋”。
“纺织界巨人”“媒体大亨”“商界闻人”“大慈善家”,前任香港丽新集团主席,亚洲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福织造厂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
他是爱国实业家,也是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他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成为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多年来,他捐给中文教育事业的款项占其慈善捐赠的80%,尤以育才兴学为重点。200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国际编号为8126号小行星,命名为“陈伟南星”。
房地产界企业家,著名慈善家。他是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3P合作模式(政府和企业的合伙模式)创立者。
他是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中国0001号外商”。在改革开放初期,全世界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还处于观望之时,他带领正大集团成了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也是在中国投资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的外国公司之一。1988年,《亚洲金融》称其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
他是香港恒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太平绅士,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广东省
委员会常务委员。
香港益丰集团公司、香港葵铿皮草皮革有限公司、香港其仕企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慈云阁董事局永远主席,知名慈善家。
他是著名爱国侨领、银行界巨擘、大慈善家、书法家,在曼古乃至整个泰国,可以说是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他被当地华侨誉作“天南一柱”,多次获泰王嘉奖及颁发最高勋章,是那个时代的“泰华第一人”。1950年,他在曼谷创办京华银行,任董事长。
他是广东绿海城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多年来,他累计捐款近5亿元,多次荣获“南粤慈善之星”“广东省光彩事业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他是著名旅泰爱国侨领,是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的侨领中最年轻的一位,是爱国侨领蚁光炎的义侄。
他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首富,也是海内外称道的慈善家、企业家。
香港骏豪集团主席、世界第一大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香港太平绅士,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第一个男子跳水世界冠军、“跳水王国的芭蕾王子”,现任美国游泳队总教练。
他是中国男子跳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中国首个斩获了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三冠王”。
他是中国篮球史上球员兼教练成就第一人,历任八一篮球队、国家篮球队任教练。
我国第一位重量级举重世界冠军。被中国举重界称为“临界线上的曙光”。
抗战时期他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香港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方方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兼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协助叶剑英主持广东省工作。1952年7月后,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五书记、常委。
他是新中国著名的外交官、外交活动家。在我国建国后的外交活动中,他曾占了5个“第一”:第一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第一任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第一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第一任中国驻几内亚大使、第一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同时他还先后出任中国驻加纳大使、中国驻英国大使,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他十分重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到落后山区的开发建设中。
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建国后曾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驻芬兰大使,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外交部党委委员,驻伊朗首任大使,驻荷兰大使,驻菲律宾大使,对外文委党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文化部顾问,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文化部党史征集委副主任,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为中外建交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他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珠海和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着手筹办者,曾兼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深圳市长。
他是优秀的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英雄、原91708部队副部长。
许敦茂(泰文名:巴实·干炸那越),泰国著名政治家、泰国前国会主席。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为中泰建交探路架桥的先驱者。他历任泰国商业部长、司法部长、国会主席、国务院府中立及盘谷银行董事长,由于政绩卓著,曾先后8次荣获“泰国之王”的赐勋,他为中泰建交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泰国的基辛格”。
她于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翻译,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职员,外交部西亚比非司科员、处长,驻伊朗大使馆参赞,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司长,驻芬兰大使,驻塞浦路斯大使等。
他曾作为中国致公党代表之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参与起草《共同纲领》,建国后又历任卫生部医政局局长、医疗预防司司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全国侨联副主席、顾问,致公党中央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